5月15日,資本邦了解到,近期,國家發改委發布題為《各類煤炭中長期合同價格均應在合理區間內——煤炭價格調控監管政策系列解讀之三》的文章,表示國家和地方有關文件明確了港口、出礦環節煤炭(國產動力煤,下同)價格合理區間。對于港口、出礦環節以外,在車板、到廠等環節銷售的煤炭,扣除流通環節合理費用后,折算的出礦價、港口價也應在合理區間內。
根據《關于進一步完善煤炭市場價格形成機制的通知》,秦皇島港下水煤(5500千卡)價格合理區間(中長期合同)為每噸570~770元,山西、陜西、蒙西煤炭(5500千卡)出礦環節價格合理區間分別為每噸370~570元、320~520元、260~460 元,蒙東煤炭(3500千卡)出礦環節價格合理區間為每噸200~300元。
此前,發改委曾發文表示,煤炭供需雙方可在價格合理區間內采取多種方式確定具體價格水平,但煤炭中長期合同的實際交易價格均應在合理區間內。
英大證券表示,發改委加強煤炭價格管控,晉陜蒙地區長協和現貨指導價格出臺,這將直接改變我國未來煤炭價格形成機制,預計未來中長期煤炭價格波動區間將變小,煤電企業經營狀況將向好。
今年一季度,國電電力實現營業收入467.84億元,同比增長19.83%;歸母凈利潤為10.36億元,環比扭虧,業績表現位居行業前列。
恒源煤電第一季度營收約23.54億元,同比增長47.1%;歸母凈利潤約3.85億元,同比增長51.2%。
鄭州煤電一季度實現營收10.92億元,同比增長31.4%;歸母凈利潤5036萬元,上年同期為-3189.4萬元,同比扭虧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