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富達國際一項針對居住于粵港澳大灣區的內地投資者的調研顯示,有71%的受訪者認識到可持續投資的重要性,66%投資者表示,希望通過投資推動世界發生積極改變。
近年來,隨著ESG理念在全球范圍的持續升溫,以及中國向“雙碳”目標的穩步邁進,可持續投資已成為一項重要議題,其在中國的受關注程度也與日俱增。
特別是隨著2021年底,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正式落地,大灣區內的內地投資者有機會通過全球資管機構的產品和服務,接觸到更多海外成熟的ESG投資實踐,投資者對于可持續投資的興趣與參與度得到進一步提升。
上述調研于今年1月進行,覆蓋了617位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大城市的受訪者。調研結果顯示,大部分大灣區的內地受訪者認為,負責任及可持續地進行投資十分重要。同時鑒于當前全球市場波動以及不明朗的環境,有68%的受訪者表示,過去一年以來,他們更傾向于選擇更可持續的儲蓄及投資方式。
調研還發現,大灣區內地投資者最希望在以下領域推動積極改變,包括可持續的消費或行為(40%)、可持續/合乎道德的商業模式(34%)、氣候變化(33%)、雇員/勞工權益(30%)以及性別平等(23%)。
盡管如此,大灣區內地居民的ESG意識仍有進一步的提升空間。調研表明,有61%的受訪者認為ESG投資僅適用于擁有大量資金的投資者。69%的受訪者表示,可持續投資與獲得可觀收益兩者之間無法兼得。70%則認為可持續投資頗具主觀性,目前對其含義尚未達成統一共識,也缺乏具體明晰的準則讓投資管理機構遵循。
對此,富達國際亞太區(日本除外)董事總經理馬瑞杰(Rajeev Mittal)表示:“自2021年以來,我們確實看到內地客戶對于ESG產品的需求大幅增長,也相信這一勢頭將會持續加速。作為全球領先的資產管理機構,富達國際將可持續投資視為戰略重點,并已將可持續研究納入到整個投資流程中。”
據悉,富達國際為全球超過280萬客戶提供投資解決方案和服務以及退休專業規劃,其業務遍布全球超過25個地區,總資產達7676億美元,服務的客戶包括中央銀行、主權財富基金、大型企業、金融機構、保險公司、財富管理公司及個人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