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康樂茶文化城,有一家老撾裝修風格的店面特別顯眼。走進這家公司,董事長張朝會正與員工們加班加點趕制剛從老撾運輸回來的春茶。
2009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張朝會發現了老撾古茶樹,從此便與老撾茶葉結緣,做起了古樹茶生意。隨著生意越做越大,2016年,她在老撾川壙省承包了上千棵茶樹,并投資成立了集養護、采摘、生產、銷售為一體的企業——老撾少占古樹茶資源保護與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老撾少占茶葉公司”)。
少占茶源自海拔超過1500米、樹齡超過300年的初春古樹純料鮮葉,茶樹生長在原始森林,與各種花草樹木共生。每年4月是春茶采摘的黃金時期,初加工后的茶葉經磨憨口岸運往中國昆明進行石模壓制、包裝,再運回老撾銷售。張朝會介紹,用中國制茶工藝制作的老撾古樹茶,清香獨特,受到廣大茶友的追捧。
2020年以前,老撾少占茶葉公司的業務以老撾市場為主,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曾經在老撾的客戶紛紛減少了茶葉采購量,迫于經營壓力他們把精力轉移到中國,通過到各地跑市場、直播帶貨等方式,他們的茶葉銷量逆勢而上,獲得新突破。“特別是《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簽訂以來,貿易投資更加便利化,產業鏈和供應鏈更加穩定,目前我們在中國市場銷售的份額,已經創了新高。”張朝會說,如今除了昆明分公司,老撾少占茶葉公司還在北京等13個省市設立了總代理、總經銷,產品出口到歐美、日韓等市場。
疫情期間,張朝會去過老撾一次,其余時間都是中國師傅帶著老撾人幫她完成采茶、初步加工、運輸工作。“經過這么多年的合作,許多老撾人跟我像親人一樣。”張朝會說,茶廠剛開始運作的時候,自己常常在茶山一待就是1到2個月,山里沒有信號電話打不通,好在老撾和云南飲食相似、文化相通,是當地淳樸、善良的老撾人的陪伴和支持,幫她度過了創業初期的艱難。而跟著她一起做事的老撾村民,也因茶山帶來的經濟效益和在茶廠的工作收入,買了摩托車、蓋了新房,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老撾茶山幫我走向成功,我也希望能為這里做點事。”張朝會說。在老撾的時候,她常常自發地給當地學校的孩子們送上生活和學習物資。受老撾教育部委托,從2018年至今,張朝會已經幫助100多名老撾學生來華留學,其中有兩位來自茶山。
除此之外,老撾少占茶葉公司還在國內外展開校企合作,在柳州城市職業學院和老撾萬象分別建立了茶藝人才培養基地,助力老撾培養更多茶藝人才,將老撾古樹茶推廣到更多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