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創意產業是否已迎來拐點?從昆明市剛剛公布的一季度14個縣(市、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情況中可以看出,文化創意產業復蘇跡象明顯。產業產值排名中,呈貢區在主城區位列第二,在全市居于前五。一季度,呈貢區文化創意產業產值實現正增長。11.5%的增長來之不易,這給呈貢區文創產業打了一劑“強心針”,也讓不斷加碼的政策支持得以發揮1+X的效用。記者透過呈貢區文創IP的流量變現、原創內容的堅持以及產業基地的聚集,解析11.5%背后的密碼。
IP力 文化創意賦能多元化發展
以寶珠梨讓人熟知的萬溪沖社區,已打造出梨花節、采摘節兩大文化品牌活動,助力社區從傳統種植業轉向都市驅動型特色小鎮。如何用好“呈貢寶珠梨”這塊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的牌子,深挖寶珠梨的品牌價值以及延伸其附加值,一直是社區在鄉村振興中思考的問題。
文化創意賦能多元化發展,是萬溪沖破題的關鍵。11.5%的增長中,就有萬溪沖文化創意產業的貢獻。萬溪沖社區、中國郵政和云南師范大學西南聯大文創中心3方,用“1+1+1>3”的效應,讓文創產品實現流量變現,提升萬溪沖的知名度,也為我省文創產品走出去探路。
沒有梨花節和采摘節的日子里,萬溪沖社區的梨好郵局中,各種梨花、梨果元素的文創產品已經“結出新果”。“萬溪沖的文創產品有3個主要IP,產品有百余種。”西南聯大文創中心負責人楊曉玲告訴記者,除了較為常見的寶珠梨系列水杯、明信片、鑰匙扣、抱枕等產品外,萬溪沖文創產品有自己的獨特性,以“花海梨潮”為主題的配飾走的是國潮風;“大將軍梨、驃騎將軍梨”等人物形象,勾畫出寶珠梨王這一IP形態;系列繪本《寶珠梨的故事》中,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寶珠梨卡通形象躍然紙上。此外,“寶珠聯‘萌’”表情包等,不斷擴展著大眾對寶珠梨的認知度。
但是,寶珠梨文創產品要走出萬溪沖、走出昆明,比寶珠梨走出昆明更難。楊曉玲坦言,云南想要做出“出圈”的文創產品,需搭建出“鼓勵性政策、一流的設計、持續不斷的創新、成熟的消費市場”這一閉環,“畢竟文創產品不是生活必需品,需要各方加把勁。”
在她看來,一定范圍內,文創產品可以通過聯名來相互借力,實現突破。不久前,西南聯大的系列文創產品就有過一次成功實踐。當嚴肅IP與快消飲品聯名,嚴肅的氛圍被打破了,大眾在快消飲品的消費中獲得了開文創盲盒的體驗,一杯飲料,開出校徽、學術論文、徽章、杯子等西南聯大的文創產品,一店一日的消費總額超過10萬元。這是西南聯大文創中心將“文創產品當作消費品”進入市場的一次成功嘗試,也為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雙向融合發力,找到了一個切口。
目前,楊曉玲正在策劃寶珠梨與快消飲品的碰撞,采摘節時或許能推出一款寶珠梨口味的限定飲品,在帶動寶珠梨銷售的同時,讓寶珠梨文創產品走出萬溪沖。
原創力 原創內容成為企業的殺手锏
11.5%的增長,還得益于呈貢區以大數據、大文創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作為主攻方向,推進文化創意產業轉型升級的舉措。在云大啟迪K棧眾創空間,有不少“新文創”企業,原創內容正是這些企業立于競爭優勢的殺手锏。
云南翼窩鳥動漫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翼窩鳥”)總經理李秦的電腦桌面,是公司正在制作的一部原創番劇《奔跑的木頭》里最為壯闊和重要的場景,畫面取景于昭通大包山。還沒制作完,這部劇就被國內知名在線網站bilibili(以下簡稱“b站”)簽下獨播權。
“從故事內容到美術風格,這部劇具有全網獨一性。”李秦認為,《奔跑的木頭》可以算是“最云南”的一部原創番劇。故事取自云南本土作家的同名小說,講述的是金沙江邊彝族部族之間的故事。實景畫面、建模制作精良,讓這部劇的每一張圖都可以截下來當壁紙。
但是在流量和點擊率當道的番劇市場,傳統文學改編成動漫番劇的舉動是否能夠讓年輕人買賬,b站和翼窩鳥都在賭。優質的原創內容才能帶來文化自信,李秦期待《奔跑的木頭》能夠大放異彩。
作為云南省唯一一家全流程純原創的本土動漫公司,翼窩鳥很清醒。在以秒為計費單位的動漫行業,外包服務也能讓一家30多人的公司活下去,但是李秦認為,不做原創內容的文化創意公司,沒有任何市場競爭力。他明白,如今,動漫產業、數字經濟產業從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轉移已是大趨勢,這對云南來說是個發展契機。隨著越來越多的影視制作、動漫游戲制作公司落地昆明,這里也將成為文化創意產業聚集的基地。
聚合力 園區依托文創特色集聚發力
打造文化創意產業聚集的平臺和基地,呈貢區已經在初步探索。集聚發力究竟能夠產生多大能量?還需持續觀察和考量。
在呈貢區構架起的文創產業園區初步探索中,依托的是獨有文創特色。斗南國際花卉產業園靠的是“一枝花”驅動老舊城區改造;云大啟迪K棧眾創空間、大學城文化創意產業園等載體平臺,為“輕量化”文創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孵化扶持,形成了低成本、具有創新力的文創地標;昆明呈貢信息產業園區發揮數字優勢,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激發著城市更新的活力。
與此同時,呈貢文創產業發展也面臨一些共性問題。小且分散,園區聚集力還未發揮效用,疫情給文化創意產業市場環境帶來的沖擊還在持續發酵,專業性強的優質人才缺口大,文創市場還有待培育……然而,上個月,呈貢區出臺了《關于推動呈貢區文化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文創產業已被呈貢區看作引領發展的強勁動能。今后,呈貢每年將足額撥付100萬元區級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不斷加大對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投入力度。“真金白銀的補貼,能讓文創企業活下去、活得好。”呈貢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字秉翔說。
在文化創意創造性、創新性發展的下一階段,花卉創意產業、工藝美術業、廣告會展業、新聞出版業、休閑娛樂業、影視內容制作業、小語種翻譯、數字內容以及動漫、游戲、電子競技及其衍生品生產制造企業等特色文化創意產業,都將在這里為文創產業產值增長注入動力。又一個新的目標數字擺在呈貢區面前:力爭用3年時間,讓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