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險電銷的“轟炸式”營銷模式已不合時宜,難以延續,與網絡信息時代發展脫節,保險公司應加快轉型步伐。
6月初,相聲演員孫越在微博發文:“誰不給我打電話,我在誰家上保險!”原來是因為其車險7月底到期,多家保險公司對其進行了近一周的電話“轟炸”,他每天能接到近20個電話。許多車主告訴記者,在車險到期前一兩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經常接到保險公司的推銷電話。有車主稱,保險公司不分時間段的電話“轟炸”已經嚴重影響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6月28日《法治日報》)
電話推銷車險是正常營銷手段,本不為過。由于現在的車險可以提前一個月甚至數月續保,車險業務員為了爭搶客戶,就在到期前打電話推銷車險,試圖提前鎖定客戶,或者防范老客戶流失??墒牵斆考冶kU公司的業務員都這樣操作,就形成了激烈的競爭格局,相互搶跑,導致電銷時間不斷向前推,“轟炸式”營銷也就不可避免了。然而,此種營銷模式往往不分時間段,且大量集中打電話,已對客戶構成騷擾,誘發不良社會影響。
保險是專業性非常強的領域,條款多而復雜,專業術語多,產品設計嚴謹,費率計算難度大,又有很多免責條件。而且,車險還有一些優惠,比如根據車況、出險情況、理賠次數等因素,在續保時會有不同比例的保費優惠,以鼓勵車主文明駕駛,降低事故率。這些內容相對復雜且專業,客戶不容易理解,確實需要業務員進行專業講解和推薦,設計合理的投保方案。所以業務員在電銷時,可以為客戶解惑釋疑。
正所謂過猶不及,業務員電銷的目的,乃是為了達成續保簽約,本來是利人利己的事,但是過于頻繁地打電話給客戶,干擾了其工作與生活,就會令客戶不勝其煩,進而產生抵觸情緒。所以,包括孫越在內的許多車主,對此抱怨連連,認為車險電銷模式太煩人,即便明言拒絕,也未能阻止推銷,希望能夠有防范機制。
其實,監管部門已經發布過管理文件,要求在客戶明確拒絕的情況下,業務員不得再電話騷擾。但是,由于缺乏判定標準和處罰措施,執行難度較大。其實,對車險電銷可以實施前置性監管,由保監會牽頭制定防范機制,與電信運營商合作,發布客戶拒絕電銷名單,并在全行業強制屏蔽,并對違規騷擾者予以經濟處罰。
近年來,互聯網保險崛起,以其方便快捷、費率透明、產品標準化、自助式購買等優點,獲得消費者的認可,營銷模式也隨之改變,轉而利用網絡平臺、社交媒體等渠道推廣,對消費者的干擾較小??梢?,車險電銷的“轟炸式”營銷模式已不合時宜,難以延續,與網絡信息時代發展脫節,保險公司應加快轉型步伐,探索車險的互聯網營銷模式,主動減少對客戶的干擾,提高銷售和理賠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