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中的春城”“天然氧吧”,如今的保山,因環境優美、資源豐富,為百姓撐起了宜居宜業宜游的空間;未來的保山,將以文化、康養為發展熱詞,更貼近百姓心中幸福生活的愿景。
保山地處滇西咽喉,區位優勢獨特,自古就是“南方絲綢古道”的重要驛站,是中國陸路通往南亞、東南亞的門戶,位于大滇西旅游環線“8”字形的中心節點,是大滇西旅游環線上的重要樞紐,處于昆明至瑞麗輻射緬甸皎漂、昆明至騰沖輻射緬甸密支那兩大通道、兩大經濟走廊的交會節點,是全省唯一具有雙向開放通道的州市。
“十三五”以來,保山市以全域旅游和旅游品牌化為發展方向,以打造“世界高黎貢山·世界自然遺產”旅游品牌為目標,強化項目支撐,深入實施“旅游革命”,持續推動全市旅游產業轉型升級。2016年至2020年,全市共接待旅游者1.35億人次,實現旅游業總收入1482.55億元,年均增長25%,旅游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一部《大眾哲學》喚醒億萬民眾,一場滇西抗戰彪炳史冊,一座和順圖書館傳承百年,一副永子圍棋堪稱國寶,騰沖火山熱海、高黎貢山馳名中外……保山的歷史文化、邊地文化豐富燦爛,獨一無二,未來可期。
2021年5月12日,省委省政府現場辦公會明確提出,保山要努力成為世界一流“三張牌”示范區、興邊富民示范區、國際文化旅游勝地。
“省委省政府保山現場辦公會的召開,為保山的發展開出了良方,理清了思路,我們備受鼓舞和啟發。”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李紹鮮表示。
與此同時,保山市將積極融入大滇西旅游環線建設,堅持抱團發展,促進與瑞麗、大理、麗江等熱點地區及熱門景區聯動發展,加強與成渝、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地區等旅游者來源地的交流合作,推進騰沖旅游向周邊輻射、向全省擴張、向全國拓展、向國際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