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黨旗紅”“志愿紅”成為盧氏縣城鄉社區亮麗的風景線,一場以“鄰里守望·情暖社區”為主題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活動如火如荼地開展。
推進城鄉社區現代化建設,構建“舒心、省心、暖心、安心、放心”的幸福共同體,打造高質量發展、高標準服務、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高水平安全的美好家園,是盧氏縣委、縣政府探索實踐的新課題。該縣以黨建為統領,以共建共治共享為導向,進一步強化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推進城鄉社區工作體系變革重塑,提升城鄉社區現代化建設水平,更好發揮城鄉社區在疫情防控和應對風險挑戰中的重要作用,堅決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堅決鞏固疫情防控成果,堅決守護“清清盧氏”凈土。
黨建引領夯基固本,黨旗飄起來。落實《城市社區基層黨建提升五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出臺《基層黨建“提質增效年”實施方案》《關于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做好當前疫情防控重點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動員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繼續發揮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
凝聚力量扎緊網格,力量沉下去。以深化“雙報到、雙報告、雙服務”活動為載體,探索建立引領有力、覆蓋全面的黨建統領體系,高效協同、實戰實效的治理體系,平戰一體、實戰實效的應急體系和提質增效、充滿活力的社會組織發展體系,構建黨建引領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社區基層治理新格局,切實以黨旗“網格紅”守護社區“平安綠”。19個易地搬遷社區全部派駐第一書記和工作隊,70個縣直機關黨組織與24個城市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4064名機關事業單位黨員干部到居住社區報到服務。同時,打破部門界限,凝聚黨員、志愿者等各方力量。以社區網格為疫情防控單元,組建疫情防控“鄰里守望”網格志愿服務隊,壓實志愿者服務隊職責,科學分工編組,明確服務對象、范圍,建立“網格長+志愿者”工作微信群和“志愿者+服務對象”志愿服務微信群,實現“社區—網格長—志愿者—服務對象”四級信息共享、上下聯動。目前,已在主城區24個社區273個網格分別組建不少于10人的志愿服務隊,嵌入黨員1360名、志愿者3311名。
平戰結合錘煉隊伍,效能提上來。按照“平時激活力,戰時有實力”的原則,集聚社區應急力量,強化城鄉社區疫情防控平戰一體轉換。聚焦政策宣傳、教育引導、信息查驗、資源調配、應急處置、志愿服務等短板弱項,加強日常錘煉與應急演練,做到平時多跑腿,戰時提效能。突出需求導向和效果導向,強化資源整合和過程管理,建立需求征集、工單定制、跟蹤督辦、績效評估、評單激勵等閉環運行機制,實行“網格吹哨,黨員、志愿者、網格員報到服務”。同時,圍繞“四個一”定期開展“鄰里守望·情暖社區”志愿活動。開展一次專業培訓。組織醫護人員對志愿者進行個人防護、環境消殺、應急處突等疫情防控專業知識培訓。開展一次政策宣講。通過微信群發布、大喇叭廣播、貼標語等方式進行疫情防控知識宣講。開展一次應急演練。以人員排查、核酸檢測、物資保障、緊急醫療救助為主要內容,開展實戰演練,查漏補缺,提升效能。解決一批群眾需求。開展“敲門行動”,了解服務對象家庭情況和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需求,解決實際困難,收集上報意見建議和問題。在首次“鄰里守望·情暖社區”志愿活動中,120余名專業醫護人員逐網格開展培訓,3300余名黨員干部和熱心群眾在活動當天就地轉化為志愿者,認領職責崗位,開展志愿服務,積極排憂解難,875名黨員突擊隊枕戈待旦,在做好重點人群排查、核酸檢測、值班值守、應急保障等工作中當先鋒,讓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建章立制樹牢導向,動力激出來。建立完善報到登記、服務紀實、溝通反饋、考核激勵等制度,推動“雙報到、雙報告、雙服務”精準化、項目化、品牌化。進一步樹牢關愛基層、傾斜基層的鮮明導向,指導支持社區干部在疫情防控等大戰大考中錘煉成長,培養擔當有為、守土有效的領頭雁、主心骨。(楊青海張權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