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經過一年精心籌備,位于碧雞廣場南側的西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正式掛牌啟用。同步完成升級改造的西山區文化館也華麗亮相,這里將為西山區周邊群眾提供政策宣講、文藝活動和非遺展示等綜合性實踐平臺。
改造后功能齊全
活動豐富多彩
西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行了隆重揭牌儀式。揭牌儀式伴隨著精彩的詩歌、歌曲聯唱快閃節目拉開序幕。
西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與區文化館“雙融合”建設,中心建筑面積4946㎡。經過一年左右時間的升級改造,西山區文化館也煥然一新。步入場館,從左手邊的樓層指引可以看到整個場館有5層樓,西山區老年大學和中心辦公室都設置在一樓。除了衛生間和茶水臺,還設有母嬰室,基礎設施齊全。
場館的二樓設有理論宣講室、市民教育室、文化活動室、健身活動室、文明大講堂、排練室、新聞發布中心、非遺展示中心、閱享空間等功能室。場館的三樓是西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通過“歌舞民志看非遺”等5個板塊展示了魚拓、和果子、琺瑯等工藝。
西山區近年來開展
文明實踐活動千余場次
西山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夏芳表示,2019年,西山區被列為云南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縣區,近年來,西山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統領,打造了1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2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83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建立了“區、街道、社區、文明單位”四級聯動的新時代文明實踐“8+N”志愿服務體系,開展“黨的創新理論我來講”、關愛貧困群體等文明實踐活動1085場次,棕樹營派出所“藏青色護苗行動”、永昌街道永興路社區“永興幫幫團”等志愿服務品牌項目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歡迎,得到省、市的高度肯定。夏芳說,文化當自信,文明當傳揚,融合創建的新陣地,必將對西山區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精神文明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
此外,2022年西山區文化館將通過探索一個創新服務模式、舉辦百場惠民文化活動、無限延伸公共服務觸角的服務運行模式,架起貫通公共文化三級服務網絡的橋梁,將文化館打造成為西山區的終身美育學校和新型文化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