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物業公司入駐的自治小區,每個月的物業管理費僅0.35元/平方米,收取比例能達到100%。更厲害的是,通過5年努力,業委會讓小區從無法運轉到年年有結余,最近甚至用結余的14萬元拓建了內部停車場。
“底氣”何來?日前,記者實地走訪,探一探這個無物業小區——北侖區戚家山街道蔚斗一區的自治經驗。
4年結余14萬元,用于停車場拓建
蔚斗一區建成于1992年,老舊小區基礎設施差、環境臟亂的毛病,這里曾經都有。可這幾年,小區在一次次改造提升后,煥然一新:地面整潔,綠化蔥郁,有門禁系統,有電動自行車充電樁,有公共晾衣竿,有供休閑娛樂的小公園和健身器材,角角落落里還布置了溫馨有愛的墻繪和景觀小品。
前幾天,小區又發生了大變化:58幢居民樓后方的1400平方米荒地被平整翻新,改造成了一個能容納67輛車的停車場。資源的盤活,給居民們帶來的是實打實的福利,小區停車位供需缺口基本被填補。
“我們小區面積不大,邊邊角角的地方都利用起來了,但即便這樣,原先也只能騰出171個停車位,按照一戶一車位的話,還有七八十輛車是停不進來的。”采訪當天,業委會主任程明法帶著記者來到這處剛剛改造好的停車場。
多部門對接協調,厘清產權歸屬,清理平整荒地,硬化路面,施劃車位……記者了解到,在蔚斗社區黨委支持下,停車場改造花了一個多月。其中,一部分建設資金由街道、社區負擔,另有14萬元從小區物管費里支出。
14萬元,對于中高檔小區來說并不算多,但這是蔚斗小區4年來的結余。因為這個小區物管費收費標準每月僅0.35元/平方米,除此之外,就只有停車收入和幾間經營用房的租賃收入,無廣告投放收益。
可就是這樣一個經費“捉襟見肘”的小區,這幾年自治下,人居環境越變越好。
制定小區公約,規范不文明行為
蔚斗一區真正采取自治模式,要從5年前說起。2017年,新一屆業委會上任。這是一個“紅色”業委會,9名成員中有5人是黨員。在業委會調動下,17棟居民樓還陸續發展了17名樓道長,其中10人是黨員。
為了提升服務能力和專業素養,社區黨委以建強業委會為目的,推動增能培養計劃在蔚斗一區試點,通過不定期的交流討論,拓寬業委會成員的工作思路,共話管理,共議難點。蔚斗社區黨委書記楊挺介紹,為實現良性、和諧管理,培育計劃中還引導鼓勵小區自行撰寫制定居民公約,形成符合小區實際的制度。
事實證明,黨建引領下的“紅色”業委會自治見成效。業委會9名成員用5年時間,把小區改變成他們和居民想象中的美好家園。唯一不變的是0.35元/平方米/月的物管費標準。
小區一共17棟樓,584戶,住房面積大多在六七十平方米。這一屆業委會上任時,賬面上不僅沒錢,甚至還欠著保潔、保安等工作人員4個月的工資。2018年起,物管費收繳率達到100%,每年12月,居民們就會早早把次年的費用交上。
物管費收繳率100%,在于點滴變化被看到、被認可,也在于小區公約的先行制定并順利推動。
“2017年,我們首先發動一批熱心居民結清物管費,把欠的賬先補上,然后一口氣干了三件事,清潔衛生、補種綠化以及規范停車。”程明法至今還記得,當時小區里的垃圾,足足清運了十幾車。
三件大事干完后,家門口的面貌有所改變,居民們更加信賴業委會,也愿意配合工作。經前期意見征詢,業委會于當年擬定并發布小區公約。
小區公約主要有3條:積極配合小區工作,參與志愿活動;做好垃圾分類,全年如發現3次垃圾分類不合格,取消排隊登記車位或已有的停車資格;每年繳納物管費,未交者取消排隊登記車位或已有的停車資格。
“戀愛式”自治,人心換人心
小區自治,講德治,更靠善治。“我們是‘戀愛式’管理,人心換人心,最終兩情相悅。”說到方式方法,業委會成員都這么說。
最艱難的時候,他們沒有辦公場所,搬著凳子在露天開會;想改造小區,奈何工程造價高,就一家一家去討價還價。有多少錢辦多少事,每年年初他們會對著賬本,商議當年預算范圍內可推進的項目。
業委會把每一筆錢用在刀刃上。居民有晾曬需求,就辟出一塊空地,作為公共晾曬區;缺少休閑場所,就覓空地改造迷你公園,配備健身器材和椅子;綠化地里的燃氣調壓箱有礙觀瞻,便在外圍搭起裝飾性小木屋;小區整體環境少了美感和內涵,就通過統一粉刷、墻繪、宣傳立牌等方式,建設景觀小品,傳承慈孝文化……
“戀愛式”自治里,除了硬件改造,少不得的是更柔軟的情感“投資”,這部分“投資”大概每年要花3萬元。
每年重要節日,業委會都會籌備活動。2018年中秋節,舉辦百家宴,36桌“流水席”至今令很多人感懷。受疫情影響,這兩年聚集性活動沒法辦,但心意始終在。剛剛過去的母親節,業委會采購32個蛋糕,送給小區70周歲以上的母親。
端午節邀請居民包粽子,包好的粽子送給小區65周歲以上老人;“六一”兒童節為孩子們策劃驚喜……面向居民推出的一個個活動,帶給大家過節的儀式感。
回饋這份付出的,是凝聚起來的人心。“小區的事是大家的事,我們只要在群里發個通知,就有很多人報名。”業委會成員楊美海告訴記者,前不久建設好的停車場要啟用,垃圾清理工作是居民一起干的,“通知發出后,47人報名。傍晚5點半,大家提著掃把、拖把、塑料桶,一直干到晚上9點40分。”
【專家點贊】
實現自治良性循環,了不起
“小區自治要投入很多時間和精力,要有非常強大的業委會。通過需求改造和情感投入,促進小區實現良性循環,我覺得蔚斗一區算得上是‘優等生’。”在獲悉蔚斗一區“戀愛式”自治模式后,甬上社區研究院特聘專家、中共寧波市委黨校調研員嚴向紅給予這樣的評價。
嚴向紅說,蔚斗一區的自治有其不可復制的部分,物管費有“底氣”多年不漲,是有“先天條件”的。相比中高檔小區,這個小區沒有很復雜的設施設備,無電梯、無地下車庫,也因此不存在水泵、通風設備等方面的維護成本。
“可以復制的是,這個小區實現自治良性循環的原因。”嚴向紅坦言,很多小區做不好自治,是因為沒有真正放下身段。業委會用心管理的,不少見,但大多是對物的管理,而非凝聚人心。
“蔚斗一區的業委會務實不浮夸,把應該做的事情做好。要說環境方面,自然不可能跟高大上的小區比,但該有的都有,該有的秩序也都有,讓人感覺舒服、干凈。而這種感覺就是凝聚人心的基礎。”嚴向紅說,“這個以外來人口為主的小區,住著五湖四海的人,大家能團結在一起,共同守護家園。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