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被譽為植物界“大熊貓”的水韭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管護局隆陽分局赧亢管護站被發現,這標志著高黎貢山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為瀕危植物提供了生存空間。
在赧亢管護站的黑水塘監測點,鮮綠色的水韭隨風搖曳。今年4月,監測人員在極小種群保護監測中發現了水韭。經鑒定,發現的水韭為云貴水韭,總面積10余平方米。據悉,云貴水韭只在貴州和云南存有,而目前云南僅在高黎貢山發現。
保山學院資源環境學院教授汪建云說:“云貴水韭最早發現于昆明的黑龍潭,目前已經消失了。我們在高黎貢山發現的水韭種群最少的只有14株,一般是30多株,而這一塊有500多株,已經是一個比較大的種群。”
水韭是中國特有瀕危水生蕨類植物,主要生長在人跡罕至的淺水池沼、塘邊和山溝淤泥上,是經第四紀冰川后殘存下來的孑遺植物,是我國公布的第一批一級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