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來臨,兒童防曬霜、沐浴露、洗發水等銷量上升。然而一些不良商家宣稱“健康”“無毒”“水溶配方”“天然成分”等的兒童化妝品,實際上并不符合我國化妝品相關監管法規要求。
每個孩子都是家庭的寶貝。兒童化妝品質量安全是重要的民生問題,也是化妝品監管的重要內容,更是每位家長關注的話題。我國首部兒童化妝品法規《兒童化妝品監督管理規定》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意味著兒童化妝品步入嚴監管時代,給廣大消費者吃了顆“定心丸”。根據該規定,自今年5月1日起,申請注冊或進行備案的兒童化妝品,必須在產品包裝上標注“小金盾”標志。
我省藥品監管部門全力守護兒童化妝品安全。去年,廈門某公司存在無證生產兒童化妝品、偽造廠名廠址等違法行為,藥監部門依法對當事人處以沒收相關物資、罰款共400余萬元,對其法定代表人譚某處以罰款15.84萬元并終身禁止從事化妝品生產經營活動的處罰。該案涉案產品生產銷售跨廈門泉州兩地,是新頒布的《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后,全國首例化妝品行業終身禁業處罰案件。
記者近日調查發現,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兒童彩妝產品魚龍混雜,家長往往難以辨別。不少消費者對“小金盾”并不了解,公眾對兒童化妝品的消費認知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提高認知水平遏制市場亂象
“你知道哪些化妝品屬于兒童化妝品?我們要如何挑選兒童化妝品?”近日,省藥檢院兒童化妝品檢驗專家肖紫芬走進福州市鼓樓區華大街道琴湖社區,現場向社區居民宣傳兒童化妝品相關知識。
“化妝品就是口紅、腮紅、粉底這些,是成年人用的,對孩子的皮膚不好。”“我一般只給孩子買潤膚露,很少買化妝品。”……現場居民踴躍發言。
“兒童化妝品,是指適用于年齡在12歲以下(含12歲)兒童,具有清潔、保濕、爽身、防曬等功效的化妝品,包括洗面奶、潤膚霜、沐浴露、洗發水、防曬霜、痱子粉等。由于兒童和成人皮膚結構不同,所以兒童化妝品原料要具備安全無害、易清潔等特點。”肖紫芬向社區居民解釋道。
肖紫芬提醒大家,要根據兒童的生長發育狀況選擇合適的兒童化妝品。要確認所選擇的產品是否屬于兒童化妝品,可通過兒童化妝品標志“小金盾”或注冊號、備案號、生產企業許可證號來進行確認,同時可以登錄國家藥監局網站或者“化妝品監管”APP來查詢所購買化妝品的信息與其注冊或者備案信息是否一致。
作為家長,平時購買兒童化妝品有何訣竅?“我會注意購買標注嬰幼兒使用的產品,通常是去超市,挑有品牌的。”福州市民吳華君告訴記者,她的兒子4歲半,購買兒童化妝品的認知來自身邊家長推薦,家長們也會一起團購。
“寶寶用的化妝品,我會特別注意天然無刺激。小紅書和寶媽也會有推薦,網上價格會便宜,我基本上在網上購買。以前傾向于進口產品,現在也會買國貨,國貨質量和口碑也非常好。”福州市民王昀珞說。
隨著美妝行業的快速發展,再加上家長對藝術培養的重視,孩子們參加文藝演出機會增加,兒童化妝品需求變大,越來越多的商家投身于低齡美妝行業。
記者在電商平臺輸入“兒童化妝品”,就出現各式兒童彩妝套盒,琳瑯滿目。記者從福建省藥監局了解到,市場上售賣的兒童彩妝套盒很多是屬于兒童玩具,不作為化妝品管理,是用來給布娃娃等玩偶上妝的,并不能用在孩子臉上。但是,商家使用“健康、安全”的宣傳噱頭和相對低廉的價格障眼法,讓家長們難以看出其中的端倪,此類兒童玩具冒充兒童化妝品的投訴案不少。省藥監局特別提醒:兒童使用的化妝品必須是經過藥監部門注冊或備案的產品。
6月25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幼兒園大班畢業典禮在福建省兒童保育院五四北分部舉行。孩子們穿上漂亮的衣服走紅地毯,和好朋友一起表演節目,在留影墻拍照,慶祝畢業。
對于兒童彩妝,福建省兒童保育院資深教師陳玫有自己的看法:“重要的活動、演出,孩子們都愿意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兒童用妝安全并非‘兒戲’,應區分不同年齡段兒童適用特點。表演時過重的彩妝對孩子皮膚不好。純真的面容是最美的,不需要刻意的化妝。我們用服裝、美麗的發辮、彩帶綁繩裝扮,既能表現兒童活潑健康的面貌,又能讓孩子們感到活動的重要性,增加儀式感。”
根據第三方市場調研報告分析,2020年至2025年兒童化妝品將保持增長,市場規模預期將于2025年達到人民幣827億元,由2020年起按復合年增長率12.2%增長,線上市場增長率17.0%,這是中國兒童化妝品市場拓展的主要驅動力。
“現在,父母更關注兒童化妝品的安全性,追求天然、綠色等,基于以上需求,兒童化妝品市場在發生質的改變。保障兒童化妝品的安全性,需要生產企業作出最大努力。”青蛙王子(福建)嬰童護理用品有限公司是我省兒童化妝品龍頭企業,董事長李周欣對記者說,“我們建立了嚴格的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重視從原料潛在風險物質源頭管控,實現每批次產品生產全過程質量控制,確保生產操作過程等各個方面均符合規范要求,才放行上市。”
筑牢兒童用妝安全防線
“小金盾”是兒童化妝品區別于成人化妝品、消毒產品、玩具等其他易混淆產品的區別性標志。目的在提高兒童化妝品辨識度,讓消費者快速識別出兒童化妝品,避免因錯誤使用對兒童皮膚造成傷害。那么,市場上是否已經能看到“小金盾”了呢?
記者走訪了福州一些超市、母嬰用品專賣店,發現部分超市有專門的區域銷售兒童化妝品,像寶寶保濕乳、寶寶保濕面霜、嬰兒爽身粉、沐浴露等。記者仔細查看了這些兒童化妝品的外包裝,并不是所有產品都有“小金盾”標志。
“目前是過渡期。”福建省藥監局化妝品監管處一級調研員翁丁旺告訴記者,“自2022年5月1日起,申請注冊或進行備案的兒童化妝品,必須標注‘小金盾’。此前申請注冊或進行備案的兒童化妝品,未按照規定進行標簽標識的,應當在2023年5月1日前完成產品標簽更新。標注‘小金盾’,僅說明這個產品屬于兒童化妝品,并不代表該產品已經獲得監管部門審批或者質量安全得到認證。”
為保障公眾用妝安全,凈化兒童化妝品市場,我國對兒童化妝品的監督抽檢一直保持高壓態勢,近2年來兒童化妝品監督抽檢批次占全部品類化妝品總抽檢批次的比重均排在前列,檢驗項目超過100項,涵蓋化妝品中的激素、抗感染等各類禁限用物質。
“兒童化妝品質量一直是監測的重點,消費者盡量購買專業、正規的兒童化妝品生產廠家的產品,這些都比較安全。”省藥檢院化妝品保健食品檢驗所所長陳碩對記者說,“我省兒童化妝品抽樣覆蓋化妝品生產、流通全過程,涉及生產企業及流通市場。同時,抽樣設置以問題為導向,重點關注存在潛在風險、不良反應監測、輿情監測呼聲較高的兒童化妝品,使抽樣工作更具靶向性。”
“從檢驗結果來看,兒童化妝品監督抽檢不合格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是假冒產品;二是檢出禁用原料,如爽身粉類產品中鉛含量超標,普通護膚類產品檢出禁用原料咪康唑等。相關不合格公告,公眾均可在國家藥監局及省藥監局官網查詢到。”陳碩說。
加強監管凈化兒童化妝品市場
“化妝品有生產環節和經營流通環節。目前,全省有100多家生產企業,有嚴格的準入機制。但是,化妝品經營流通無需行政許可準入,據統計,我省從事化妝品、護膚品的市場經營主體近60萬家,數量眾多,分布范圍廣,變動頻繁,從業人員流動性大,部分經營者缺乏質量安全意識和主體責任意識。”翁丁旺說,“兒童化妝品監管比較薄弱的地方在農村、城鄉接合部、食雜店,這也是監管的重點,容易出現高風險產品和可疑產品。”
記者從省藥監局獲悉,全省已經建立44個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哨點,對風險信號及時排查;每年對化妝品進行抽檢,跟蹤監測企業產品;探索產品快速檢測,試點在現場開展糖皮質激素類和抗生素類非法添加項目的靶向篩查,短時間內即可準確發現陽性產品;打造長效監管機制,探索施行“自己管、網上查”化妝品監管模式,公開化妝品監管事項清單,組織化妝品生產經營者對照清單自查,落實主體責任;依托“兩品一械”網絡監測平臺,加強對“淘寶”“拼多多”等網售平臺的監測,開展兒童化妝品網絡銷售專項監測。
“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的化妝品經營者,都應清楚銷售兒童化妝品的重大責任,要切實保障消費者的健康安全。兒童的皮膚和器官相比成年人更脆弱,因此必須建立比成人化妝品更加嚴格的質量標準和處罰制度,驅逐不良廠商,建立健康完善的生產經營環境。”翁丁旺說,作為兒童化妝品監管部門,省藥監局下一步將持續加強對兒童化妝品生產經營者的政策法規宣傳,加強對兒童化妝品領域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切實消除產品質量安全隱患,持續規范兒童化妝品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