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蘋果公司阻止了一款電子郵件應用程序基于ChatGPT的更新,原因是擔心可能會生成不適合兒童的內容。這款應用程序名為BlueMail,該應用程序試圖增加AI功能,使用ChatGPT來幫助自動編寫郵件。(新浪財經)
這一消息來自蘋果公司發給該應用開發者的郵件,這款應用名為BlueMail,開發公司為Blix,其聯合創始人本 沃拉赫(Ben Volach)介紹,上周,蘋果公司采取措施阻止了BlueMail的更新,因為擔心該應用中一個新的人工智能功能可能會顯示不適當的內容。BlueMail的新人工智能功能使用OpenAI最新的ChatGPT聊天機器人來幫助用戶根據之前的電子郵件和日歷事件自動寫出電子郵件。
蘋果公司的應用審核團隊上周在發送給該應用開發者的信中稱,“你的應用包含了由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但目前似乎沒有包含內容過濾功能。”該審核團隊說,由于該應用可能產生不適合所有受眾的內容,BlueMail 應該將其年齡限制提高到17歲以上,或者包含內容過濾功能。文件顯示,沃拉赫說該應用有內容過濾功能,目前該應用對4歲及以上用戶開放。蘋果公司對17歲及以上用戶設置了年齡限制,這個類別包括可能包含從粗俗語言到性、毒品內容等各種內容的應用。沃拉赫說,這個要求是不公平的,并且其他有類似人工智能功能而沒有年齡限制的應用已經被允許在蘋果用戶中使用,“蘋果公司讓我們很難給我們的用戶帶來創新。”沃拉赫說。
(資料圖片)
蘋果公司的一位發言人說,開發者可以通過其應用審核委員會的申訴程序來申訴,并且該公司正在調查Blix的申訴。
所謂的生成型人工智能已經成為幾十年來最受關注的發展中技術之一,主要由OpenAI創建的ChatGPT聊天機器人引發。
此前曾報道,微軟最近發布了一個新版本的必應應用,其中包含了ChatGPT功能,并將其提交到蘋果的App Store和谷歌的AndroidPlay Store。在iPhoneApp Store中的必應應用遵循了蘋果公司要求的17歲以上年齡的用戶限制,而在谷歌Play商店中沒有任何年齡限制。一位微軟發言人說,在App Store中的必應擁有17歲以上年齡限制是因為該應用能夠找到成人內容。
相關閱讀
經濟日報:“ChatGPT禁令”頻發為哪般?
要說2023年初的互聯網熱點當屬ChatGPT,但是最近多家公司和機構開始對ChatGPT的使用施加限制。以ChatGPT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在給人類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引發了諸多擔憂。
首先是信息泄露和合規風險。摩根大通近日開始限制員工使用ChatGPT,成為第一家在工作場所限制使用ChatGPT的華爾街投行。隨后,花旗集團和高盛集團也加入華爾街禁用ChatGPT之列。而此前,微軟和亞馬遜因擔心泄露機密信息,禁止公司員工向ChatGPT分享敏感數據,因為員工輸入的信息可能會被ChatGPT用作進一步迭代的訓練數據。咨詢公司埃森哲也出于類似原因,警告員工不要將客戶信息透露給ChatGPT。
其次是內容剽竊和作弊風險。在大學和出版界,“ChatGPT禁令”已經較為普遍。為避免學生過于依賴此類工具,美國、法國、英國等多國學校發出禁令,禁止學生在學校內使用類似于ChatGPT的人工智能工具完成學習任務和考試。香港大學近日也表示,禁止在港大所有課堂、作業和評估中使用ChatGPT或其他人工智能工具。美國知名科幻雜志《克拉克世界》宣布,由于近期收到大量人工智能生成的稿件,決定停止接收投稿。在學術、應試和文學創作等領域,ChatGPT的表現十分優秀,遭到的反對也最為激烈,因為人們擔心對此類軟件的過度依賴將會使人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
此外,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術對網絡和數據安全的威脅也值得關注。盡管ChatGPT本身尚不具備直接攻擊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的能力,但由于它具有自然語言生成和理解的能力,能夠用來編程或寫論文,自然也能被用來編寫惡意代碼、垃圾郵件等。
任何一項新技術的誕生往往伴隨著弊端與風險。面對人工智能帶來的挑戰,相應的安全技術和監管制度應該跟上。許多大學已經在使用檢測抄襲的軟件,ChatGPT的開發者OpenAI公司表示,該軟件的目標是與教育工作者合作,幫助教師和學生從人工智能中受益,不希望ChatGPT在學校或其他任何地方被用于誤導目的,已經在開發應對措施,以幫助識別該系統生成的文本。而針對此類應用的安全風險,目前國內外已經有不少業內企業著手建設人工智能安全平臺,以提升對于威脅的檢測和響應能力。總體來看,只有在合理的監管和治理之下,人工智能技術才能更好地為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