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有人在上漲的浪潮中爭相介入,也有人在少人問津的地方挖掘機會。“勝率、賠率和效率并非‘不可能三角’,市場錯殺的存在就是這個‘不可能三角’的漏洞。”太平低碳經濟混合擬任基金經理常璐說。
作為“由點及面”型選手,常璐采用自下而上的投資方法,通過挖掘優質個股的阿爾法,來構建整體勝率最大化的組合。“把‘面’拆成‘點’,再把每個點做好,能讓面變得更加飽和。”常璐說。
常璐奉行勝率優先、賠率和效率為輔的原則。“我會先確定哪些公司大概率被市場錯誤定價,錯誤定價幾何,以及在哪種情況下這種錯誤會被市場認知。在勝率確定性最大的基礎上,再考慮賠率和勝率。而效率方面,我會在1至2年區間內尋找。”
在他看來,勝率、賠率和效率并非“不可能三角”,錯殺的存在就是“不可能三角”的漏洞。比如,一些標的的價格突然急速下跌,但基本面沒有惡化,只是市場認知出現了變化。一旦發生類似情況,就可能出現效率和賠率兼具的標的。
“對基本面、估值以及市場預期的判斷,是個三維協同的過程。”常璐直言,投資的核心是基本面,但動態估值也非常重要。如果公司的成長性在估值上已經得到體現,配置的理由就會降低。常璐傾向于尋找具有高成長性,且市場認知還不夠充分的標的。
據悉,擬由常璐管理的太平低碳經濟混合于7月31日進入發售期。資料顯示,該基金順應ESG投資大趨勢,投資方向覆蓋較廣,包括電力、交通、工業、新材料、建筑、農業等多個方面,聚焦光伏、風電、新能源車等領域具有成長性和業績潛力的優質標的。
資料顯示,常璐曾供職于申銀萬國、華安基金、華夏久盈資管、上銀基金,歷任行業研究員、投資經理、研究總監、基金經理等職,擅長大消費及大制造投資。
常璐表示,當下無論是行業估值還是一些優質公司的股價都處于相對低位,而基本面預期的拐點在三四季度才會形成,這為新基金提供了不錯的入場時點。從1到2年的維度看,后續實現超額收益的概率是較高的。新基金會更多配置新能源領域,傳統能源領域也會配一些。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