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7月28日電 由于前期豬病影響,小體重豬源出欄節奏加快,7月下旬135公斤以上大體重豬源減少,階段性供不應求支撐其價格明顯高于標豬,對標豬價格帶來利多支撐,市場看漲情緒濃厚,全國生豬日均價自2023年以來首次實現“七連漲”。隨著市場回歸供需基本面,預計8月豬價漲幅或收窄。
(資料圖)
自7月14日以來,全國外三元生豬交易均價結束磨底狀態,實現連續7天上漲,日均價由13.79元/公斤漲至14.91元/公斤,累計上漲1.12元/公斤,最大漲幅7.50%。在此過程中,重慶、四川、黑龍江、遼寧豬價漲幅較大,其中重慶豬價7日內累計上漲1.75元/公斤。主要原因是大豬緊缺帶動標肥價差擴大,散戶惜售,生豬供應收緊。
首先,南北方大體重豬源不斷減少,供不應求帶動標肥價差擴大。前期黑龍江、遼寧等地積極出欄肥豬,當前東北地區養殖戶大體重豬源存欄降低,市場大豬供應收緊,價格上漲;南方地區受豬病影響,部分小體重豬源出欄量增多,當前大體重豬源供應不足,利多價格。其中四川、重慶等西南地區150公斤以上大體重豬源高于標豬1.0元/公斤左右;廣東、江西等南方地區150公斤以上大豬和標豬價差達0.6-0.9元/公斤。大豬價格走高,標肥價差擴大,對散養戶及中大型養殖企業標豬價格產生一定支撐。
其次,近兩個月以來,全國生豬市場價格在14.0-14.5元/公斤區間內震蕩,養殖已持續虧損7個月。河南地區龍頭企業率先縮量拉漲,其他各地區養殖場以及散養戶反應迅速,市場出欄節奏較為一致,生豬供應短時減少。
最后,生豬價格上漲后,原本上半年較為謹慎的二次育肥客戶,再次入場補欄,截留部分適重豬源,導致流入屠宰端的豬源微減,屠宰企業被動提價保量,進一步推漲豬價。
展望后市,7月下旬市場或回歸供需基本面,豬價缺少持續上漲動力。
從供應端來看,通過繁育和生長周期推斷,今年7-8月份生豬理論出欄量由2022年10-11月的能繁母豬存欄量決定。卓創資訊調研數據顯示,7月份樣本企業生豬計劃出欄量環比增加3.43%。目前養殖企業計劃完成進度正常,但部分養殖場和散養戶存在壓欄行為,預計7-8月份生豬出欄量總體仍較為充裕。
從需求端來看,2021年以來,隨著生豬供應增加,生豬屠宰量呈現恢復性增長趨勢。2020-2022年全國日均生豬屠宰量先減后增,由于6-9月份天氣炎熱,終端肉類需求處于淡季,疊加養殖端壓欄惜售,屠宰企業屠宰量處于年內較低水平。今年1-4月份屠企主動入庫增加,7月份屠企凍品庫存壓力仍存,疊加高溫天氣影響,鮮品消費相對疲軟,終端需求難有改善,屠宰企業鮮品銷售壓力較大,預計7-8月份屠宰企業日均屠宰量或難有起色。
綜上所述,近期生豬價格連續上漲主要是大豬供應緊缺,強化養殖戶看漲情緒,引發壓欄行為,拉動標豬價格上漲。通過分析供需基本面關系發現,今年8月份生豬供應仍較寬松,但需求難以跟進,市場呈現供大于求的狀態,預計生豬價格漲幅或有所收斂。
(作者:姜藝旋,卓創資訊分析師)
編輯:吳鄭思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