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安市東平縣州城街道大喜漁業黃河鯉苗種繁育基地,以山東農業大學王慧教授為首的科研團隊,一邊在黃河鯉繁育池邊對水溫、水質指標進行測試,一邊指導著工作人員將體質較好的適齡親魚按規程完成分池工作,一片忙碌的場景。
(資料圖片)
“這幾年漁業養殖市場競爭力很大,為解決我們的困難,縣科技局專門聘請王慧教授到我們這里進行指導,支持我們發展特色品種養殖,為我們提供養殖新技術,成品養殖完成后我們也逐漸擴大了養殖規模,收入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州城街道大喜漁業負責人張廣月高興地說道。
在梯門鎮東溝流村的種植大戶祝明棟告訴記者:“我們這里山地面積大,適合種植獼猴桃,但由于缺乏專業的種植技術,產量質量均不達標。為了解決獼猴桃的種植技術問題,縣里專門聘請了山東省果科所陳新博士來指導,種出了品質更高的獼猴桃。”
“到田地來給種植戶進行技術指導想讓老百姓們減少一些負擔,增加一些收入。為老百姓提供服務的同時,也是我們對實地研究、更新研究方向的重要一環,讓我們跟群眾共享互相合作的成果。”陳新博士表示。
在東平縣,像王慧、陳新這樣的科技特派員不止一位。他們奔波于田間地頭,利用所學知識為鄉村振興插上了智慧的“翅膀”,為推動現代農業提質增效,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撐。
在東平縣新湖鎮小龍蝦示范基地建設項目,科技特派員們借助“藕蝦混養”“魚蝦混養”新模式,培育發展無公害小龍蝦養殖,創建了特種淡水魚養殖和繁育中心,成功引進海鱸、澳洲淡水龍蝦、羅氏沼蝦等9種新品種進行示范養殖或繁殖,助力東平優勢特色水產養殖業健康發展。
在東平縣商老莊鄉的科海菌業,與山東省農科院、泰安市農科院保持了穩固的產學研合作關系。通過科技特派員到企業指導,大幅提升了黑木耳菌絲的生長速度和產量,同時有效改善了所得黑木耳產品的品質和性能。使用該項技術后,農戶畝均木耳產量增長8%以上,畝均新增收入3100元,受益農戶500戶以上。
在東平縣大羊鎮,他們服務當地核桃產業發展,示范抗病核桃新品種、種植鑫技術和低產園改造技術,完成200畝的改接換優工作。
目前,科技特派員已經成為鄉村振興重要的科技人才支撐。同時,東平縣通過舉辦專業培訓班,邀請服務團一對一精準服務等多種方式,開展服務特色產業活動,充分發揮科技支撐作用,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東平縣科技局已先后被省廳、市局評為“科技特派員組織實施先進單位”。
“我們將堅持把科技特派員制度抓實抓好,深入推進管理規范化、隊伍建設專業化、作用發揮長效化,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下沉基層,把更多的創新動能擴散到田間地頭,為鄉村振興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東平縣科技局張華局長表示。( 齊心)
來源:泰安市委網信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