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2月21日訊(記者 李潔)在“試點認房不認貸”傳聞被否后,北京房山又一次吸引了大家的關注。
據北京日報報道,為了維護購房者權益,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北京市房山區38個在售樓盤項目2月21日以自發聯盟形式自愿承諾,購房者在簽訂正式購房合同前提出退房的,30天內定金退還到位。
房山區在售樓盤還承諾,依法合規銷售,不作虛假承諾,嚴格按照法規收存和支取預售資金,不違規操作、不賬外循環、不私自挪用,全力保交樓。
(資料圖)
“以往也有交了定金退還的情況,不過38個樓盤一起推出30天無理由退定金這種情況,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少見的,更多是一種噱頭式營銷。”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關榮雪認為。
“現在房山的新樓盤去化比較困難,房企壓力也比較大,所以想通過這個辦法去激發房地產市場活力,從規范化的角度、有利于消費者消費的角度,去激發消費端的活力。”一位總部位于北京的房企高層告訴記者。
據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統計,2023年1月北京房山區新房成交180套,環比2022年12月小幅上漲8.43%,較去年同期下降19.28%;1月庫存8831套,環比2022年12月微漲0.14%,較去年同期上升43.49%。
由此來看,當前房山新房市場去化力度有待進一步提升,庫存壓力較大。
對于“30天內退還定金”這種行為,上述房企高層表示,“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
關榮雪也認為,由于房山區以剛需盤為主,當前剛需群體的購買力又尚未完全提升,而且此前也有樓盤交了定金退還的方式,因此預計對交易端起到提升的作用較為有限。
值得關注的是,在此之前,北京房山區還傳出“試點認房不認貸”的消息。不過,房山區房屋交易中心回應稱,房山區“認房不認貸”的消息不屬實,目前沒有落實該政策。
市場上流傳“房山區將試點認房不認貸”的消息,很大程度上與北京近半年內出臺的政策文件及部分區域政策適度調整有關。
今年1月,北京市政府印發《2023年市政府工作報告重點任務清單》,其中提到,完善“一區一策”調控措施;2022年11月8日,通州臺湖、馬駒橋區域解除“雙限”;2022年8月4日北京住建委推出老人購房特殊支持政策,試點推出昌平、順義三個“全齡友好住宅”項目。
“上述多種跡象讓部分人認為房山的購房政策放松腳步或將加快。”關榮雪稱。
雖然“試點認房不認貸”傳聞被否認,但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房山樓市的回暖需要政策利好等外力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