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云南省審計廳立足審計實踐,出臺《云南省審計廳研究型審計重點項目推進辦法(試行)》,以思想之變、行動之變引領全省研究型審計工作邁出新步伐。全省各地審計機關積極響應,牢固樹立大抓研究的鮮明導向,多措并舉,持續發力,推動審計工作高質量發展。
整體推進助提升
文山州審計局積極引導審計人員樹立研究型審計思維,以“六抓六強化”推進研究型審計工作。一是抓組織保障,強化人員統籌。打破科室界限,優化審計資源,結合審計項目的特點和主要業務,抽調熟悉財務、工程、計算機等方面的審計人員參與,全方位構建業務能力強、專業水平高、綜合素質優的審計組。二是抓審前調查,強化學習研究。緊扣“政治—政策—項目—資金”主線,組織審計組成員認真學習法律法規、行業政策,通過學習交流和研究探討,為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精準、快速判斷問題做足準備。三是抓現場管理,強化前置審理。全面優化和改進審計工作流程管理,及時安排法規審理部門進駐,對審計取證進行前置審核把關,對數據不準確、證據不充分、資料不齊全等問題及時進行規范,共同研究審計發現問題的定性和處理,探討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四是抓質量提升,強化技術創新。充分運用大數據分析、臨時突擊監盤、現場核實、定期召開碰頭會等方式,研究分析審計發現問題的背景、性質、原因、危害,實事求是地作出審計評價和處理審計發現的問題。五是抓監督管理,強化黨建引領。審計組設立廉政監督員,督促黨員干部依法審計、文明審計、廉潔審計。同時,在審計組中成立臨時黨小組,因地制宜開展“三會一課”、黨史學習教育、廉政警示教育和業務學習,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六是抓審計整改,強化“審幫促”。主動與被審計單位溝通,針對審計發現問題的本質和產生的根本原因,提出切實可行的審計整改建議,推動問題即知即改,充分發揮“審幫促”作用。
真抓實干促實踐
安寧市審計局不斷提高審計研究能力,將研究型思維貫穿審計工作全過程。一是制度引領。安寧市委審計委員會審議通過了《安寧市開展研究型審計實施辦法(試行)》,涵蓋了研究型審計的總體目標、組織方式和審計成果等內容,明確了研究與實踐互促共進,進一步增強了審計工作的前瞻性和針對性。二是組織有力。由安寧市各部門(單位)報送熟悉財政財務、自然資源、民生保障等領域政策法規的業務骨干組成研究型審計人才庫,對審前、審中和審后有關項目計劃、現場實施、問題整改、結果運用等事項進行研究分析,提出針對性建議。三是應用導向。堅持在項目立項、審前謀劃、項目實施、技術支撐、人才培養5方面樹牢研究型審計思維;針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分析問題產生根源,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督促被審計單位認真進行整改,并組織對審計結果匯總研究,形成審計成果。
找準弱項補短板
曲靖市馬龍區審計局創新審計思路,補齊研究短板,探索開展研究型審計。一是補齊審計站位不高的短板。聚焦審計對象和行業特點,系統分析被審計單位的管理模式和內控機制,有針對性地揭示行業性問題和重大風險隱患。二是補齊審前調查粗糙的短板。加強對項目相關法律法規、政策,以及政策部署出臺的背景、目標等進行深入研究,從宏觀上研究審計項目,為深入核查問題、研究問題打下堅實基礎。三是補齊審計建議空泛的短板。站在服務大局的高度,緊盯發現問題本質及問題產生原因,從專業的角度提出精準、合理、可行、有效的建議,助力建章立制和源頭治理。四是補齊審計項目后評估缺失的短板。明確在審計項目結束后,組織開展審計項目“回頭看”,對項目進行復盤,分析得失原因,總結經驗教訓,深入研究可供復制推廣的審計思路和方法,促進審計成果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