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市場回顧與展望:年初至今,中國股票市場較為動蕩,估值下修和人民幣貶值抵消了盈利預期增長的積極影響。MSCI 中國指數中,能源、電信服務、金融相對表現較佳,但受市盈率估值下修的拖累,房地產、消費和醫療健康跌幅較大。下半年關鍵預測:1. 盈利增長韌性較強,預計全年將獲得雙位數的增長。盈利預期下調趨勢有望在三季度扭轉。
2. 估值可望重估,下行空間較上行空間更小。3. 人民幣有望步入升值通道,波動性將較上半年降低。
短期A 股更穩健。基于盈利增速、流動性和市場情緒來判斷,短期A股的表現可能會較海外中資股更穩健。密切觀察中美分化反轉,及時調整投資策略。若中美經濟分化拐點出現,消費、互聯網、醫療健康占比較高的海外中資股市場反彈幅度有望大于A 股。外資在中國的倉位仍偏低,有望重新流入中國市場。人民幣升值更利好海外中資股,尤其是成長股的表現。美聯儲加息節奏放慢甚至最終停止加息,亦對海外中資股的流動性有一定的支撐。
中長期看好中國市場,“新經濟”股繼續領跑。過去十年,以消費和互聯網為代表的“新經濟”股跑贏“舊經濟”股。MSCI 中國指數中新經濟成分股回報為2579%,大幅跑贏舊經濟成分股288%。展望未來,我們認為先進制造、新能源、人工智能、新興消費等“新經濟”行業能繼續引領“新經濟”股持續跑贏市場。
重點關注行業和股票:對于MSCI 中國指數,我們建議關注消費(包括可選消費和必選消費)、科技板塊。我們首次推出重點關注新經濟股票組合,反映我們自上而下的策略觀點,中長期增加對新經濟股的關注,組合包含比亞迪、快手、華潤啤酒、拼多多、舜宇光學、滔搏、華虹半導體、康方生物等8 只股票。
短期主題投資或占優。低估值、高分紅、現金流充裕的“中特估”、符合長期戰略的數字中國、AIGC、半導體國產替代等主題可能依然是市場的投資主線。短期“中特估”交易或將延續估值修復邏輯,更大機會可能在港股市場,A 股仍有估值洼地。我們篩選出22 個值得關注的“中特估”概念股,下半年有望獲得估值修復。
投資風險:政策刺激不及預期,地方政府債務負擔加劇,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級,美聯儲加息步伐加快,人民幣大幅貶值,流動性趨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