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的輝煌》出版十多年,至今仍然暢銷,已經累計銷售300多萬冊。可這本書的完成,可是在海上軍事演習時完成的。
那是在2006年,金一南參加中美聯合海上演習,為期34天。這34天里,金一南除了完成日常授課以外,其他的時間就放在完成苦難輝煌上。然而誰能想到他們演習的軍艦遇到了特大風浪,不知道多少噸海水涌進了船里。
【資料圖】
當時金一南以為這本苦難輝煌就會這樣白白寫了,他更是曾想著讓直升機來救援他的筆記本。還好后來船上眾人齊心協力度過難關,幸運的是金一南的筆記本沒有損壞。經歷了這樣驚心動魄的事故后,對于苦難輝煌的寫作,金一南更加上心,他可不想讓自己的心血白費。
而金一南能夠完成這本著作,他的軍人身份無疑給了他許多的幫助,而金一南成為軍人還是因為父親的關系。
一、父親讓金一南繼續當基層兵
金一南能夠寫就《苦難輝煌》這本巨著,首先和他的從軍經歷有關。沒有從軍,就沒有可能寫出這本書來,而金一南會從軍,和他的父親脫不開關系。
金一南出生于江西,童年成長于云南昆明,后來就到了北京居住。然而他的父親因為歷史原因,成為了批斗對象直到1972年身份才被平反,這之后金一南才能放心參軍。
金一南入伍第一年,就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當時的領導非常看重金一南,有把他當成重點培養對象的意愿,也就是所謂的提干。所謂出門在外報喜不報憂,這樣的天大好消息自然要告訴家里人,讓他們好好樂一樂。
然而他的父親金如柏得知情況卻嚴厲呵斥了他,表示的態度是讓他在基層好好磨礪。雖然有些不情愿,但父命難違,金一南又是孝順之人。所以他按照父親的態度在基層好好磨礪自己,這基層兵一當就是12年。金一南后來才從父親口中得知他對自己的良苦用心,是為了讓金一南在基層去了解這個國家的真實模樣,才能更好地了解軍隊。
二、父親去世,金一南踏上軍事理論研究道路
時間一刻不停地在往前走,終于金一南父親金如柏在 1984年永遠離開了人世,這一年的金一南剛過而立之年兩年。這一年他被分配到解放軍政治學院進行學習,后來被分配到學院圖書館。
浩大的圖書館,對于對知識如饑似渴的金一南來說,是最大的禮物。他在這圖書館待了11年,也就研究學習了軍事理論知識11年。
本來金一南的命運可能就這樣平凡下去,但1998年發生的一件事情,改變了金一南的命運。那一年美國國防大學校長到訪中國,參觀了國防大學。然而當時負責接待的人,連切爾克特的樣子都不知道,這可是會造成嚴重的工作事故的。
還好當時金一南對這位美國國防大學校長很了解,他熟悉切爾克特近期的文章。他把切爾克特的重要資料整理好交給了校長,并且把圖片資料一同奉上了。就是這次金一南做出的舉動,讓大家刮目相看。在圖書館默默工作了十幾年的金一南開始被大家關注到,許多研究室邀請金一南做研究員。后來他進入國防大學的戰略研究所,正式開始系統性的軍事理論研究生涯。
三、意外寫就苦難輝煌
正是有長時間的從軍經歷,才讓金一南擁有了對于黨史,軍史的系統了解的機會。
曾經有出版社邀請金一南參與某書中,關于紅軍長征的撰寫。當時出版社提出的要求很簡單,給了他三個月的時限,寫出20萬字的資料就可以了。
金一南向來對待任務十分認真,他仔細查閱百萬字黨史,軍史。當時金一南完全不會想到自己寫的這部分書會獨立成冊,并且裝訂出版。三個月過去了,金一南才寫了10萬字,對于出版社給出的要求沒有達到,金一南是抱有歉意的。
可誰能想到出版社在看了金一南的稿子后十分滿意,并讓他堅持原有脈絡繼續寫下去。而這就是后來成書的《苦難輝煌》。有一段時期金一南因為做了痔瘡手術坐立不便,為了趕進度他硬是要趴著對電腦寫。
這個姿勢寫東西對于身體的勞累非常大,僅幾分鐘就會手酸腳痛。然而對于金一南來說,當時他心里有很大的迫切感要寫完它,通俗點說就是寫到興頭上了。
這本意外寫就的巨著,成為了黨員推薦學習書目,它從2009年開始就出版了,它至今仍然長盛不衰,如今已經暢銷300多萬冊,是名副其實的暢銷書。
四、基辛格出訪中國指定要看苦難輝煌
根據金一南本人的說法,他對于讀者最深的印象可能是基辛格。在2013年的時候基辛格訪華曾點名要親自閱讀《苦難輝煌》。然而當時這本書可沒有英譯版本的,但是是有同名記錄片的。
于是當時只能緊急對電視紀錄片的字幕進行翻譯,這才讓基辛格看到了苦難輝煌。后來金一南訪美,這次讀者與作者再次見面,基辛格更是拿出光盤讓金一南簽名,《苦難輝煌》讓外國的高層領導人,都是如此著迷。
《苦難輝煌》的翻譯也是經歷了一些趣事。當金一南得知外國對于這本書也有需求的時候,就開始找人進行翻譯。一開始的方案是讓外國人進行第一稿的翻譯,之后再由我方進行翻譯。然而當時外國人遇到了問題,因為這個書涉及了黨史,其中有太多的歷史人物了,首稿對于外國人翻譯太具有難度了。
后來還是決定讓國人先進行首稿的翻譯,這樣進行歷史人物的翻譯才不會出錯,也能比較精準。#頂端夜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