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我們都會有對未來感到焦慮的時候;也許今年夏天對許多人來說這種情況更為嚴重,因為氣候變暖導致我們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野火和熱浪。普遍的焦慮會加劇氣候或“生態”焦慮。
這可能會刺激一些人采取氣候行動,而對其他人來說可能會導致癱瘓和無所作為的狀態。我們最近在加拿大進行的研究探討了圍繞氣候變化的價值觀和行動如何隨個人的性格特征而變化。我們發現,一個人的普遍焦慮特質越高,他們越珍視自然,他們就越有可能參與氣候行動。
去年,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出了“最后警告”;我們必須趁還有時間就氣候變化采取行動。
在世界各地,各國已宣布氣候緊急狀態,以幫助激勵個人和政府采取行動。如果在全球范圍內實施,個人生活方式的改變(例如改用不依賴化石燃料的車輛和減少紅肉消費)可能會對溫室氣體排放產生重大影響。但沒有足夠多的人做出這些改變,部分原因可能是他們所經歷的焦慮程度。
了解氣候焦慮
一般性焦慮是擔心未來事件的傾向。焦慮的增加可以讓你保持警覺并準備好表現最好,但一旦超過閾值,表現就會開始惡化。
這可能是一件好事,可以激勵我們為活動做好準備,例如考試前學習或在暴風雨襲來之前獲取物資。
但當擔憂變得過度或難以控制時,就會影響心理健康,導致廣泛性焦慮癥,導致疲勞、不安和易怒的感覺,并降低我們的準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