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也是推進鄉村振興的根本動能,鄉村振興離不開人才的“加持”。近年來,勐臘縣瑤區鄉立足實際,在“引才”“育才”“用才”三個方面做足“文章”,為瑤區鄉村振興鉚勁蓄力。
下好“引才棋” 打通鄉村振興“源頭水”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如果把鄉村比作一口大井,那么人才就是井下的“泉眼”,是鄉村振興的源動力。推動鄉村振興,需要打通“源頭活水”,讓更多優秀人才源源不斷地向農村匯入。正所謂“梧高鳳必至,花香蝶自來。”打通人才這股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良好的工作、生活條件是關鍵。
瑤區鄉從資金、土地、貸款、技術等方面,給予返鄉創業人才以全方位的政策支持,為他們創造最優的成長、成才環境,讓人才看到鄉村的希望和事業的未來,從而真正打消人才返鄉顧慮,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流向鄉村。瑤區鄉從基層組織振興入手,著力發掘、引進、打造一批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的高素質少數民族干部人才隊伍,讓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基層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不斷得到彰顯,成為引領鄉村振興的“主心骨”。
下好“育才棋” 把握鄉村振興“主動權”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才,既要靠向外引進,更要自主培養。要立足鄉村實際,通過讓鄉村有志青年進入村黨組織和村委會進行實踐鍛煉等方式,不斷培育新型農民和得力干部,持續壯大鄉村自主人才后備隊伍。
針對基層人才“青黃不接”的局面,近年來,瑤區鄉通過派遣青年農村干部和“致富帶頭人”外出學習考察、舉辦“三農”知識講座、組織青年農民進行專業技能培訓“回爐再造”等方式,積極培育一批有知識、有干勁,懂農村、懂農業的“土專家”和“田秀才”,讓更多“接地氣的鄉土人才脫穎而出,讓新型職業農民成為助推鄉村振興的中堅力量。
此外,瑤區鄉還充分依托縣委黨校等學習資源,組織基層黨員干部深入開展思想政治學習和“三農”知識學習,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增強黨性修養,提高服務群眾本領。
下好“用才棋” 按下鄉村振興“活力鍵”
“取士之方,必求其實;用人之術,當盡其材。”人才引進來、培育好,都不是最終目的,人盡其才才是根本。推進新時期的鄉村振興工作,鄉黨委、政府以愛才、惜才、敬才的胸襟,以“尋覓人才求賢若渴,發現人才如獲至寶,舉薦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盡其能”的境界,念好“人才經”,搭起人才成長平臺,匹配合適崗位,讓人才進入基層和鄉村后,有事干、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
2021年以來,瑤區鄉為深入貫徹落實西雙版納州委、州政府勐臘現場辦公會要求,融入普洱茶、天然橡膠、現代農業和文旅康養“四大產業鏈”建設布局,精心打造農業特色品牌。瑤區鄉充分發揮本土人才示范帶動作用,著力打好茶葉、橡膠、冬瓜豬、南藥、糧食、鄉村文化旅游等“六張牌”,鄉村振興取得積極成效。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瑤區鄉持續打通人才“梗阻”,讓鄉村之井涌出永不干涸的甘泉,煥發出全新的生命力,使鄉村振興事業蒸蒸日上。